莱芜区贸促会创新打造“1+4+3”服务模式赋能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莱芜区贸促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贸促工作“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涉外经贸企业所需所盼,创新打造“1+4+3”服务模式,以紧扣工作主线、优化服务职能、创新联动机制为抓手,高标准履行代言工商、服务企业、促进开放职责,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紧扣“服务企业深化年”一条工作主线,精准助企纾难解困

紧扣全市贸促系统“服务企业深化年”工作主线,充分发挥贸促职能,自觉做到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服务,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服务,着力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服务企业深化年”工作领导小组和服务企业工作专班,瞄准重点企业,加强常态化联系,跟踪开展项目对接服务。

二是强化保障措施。研究制定《落实“服务深化年”,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工作方案》《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升贸促工作实效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从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意识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服务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上门问需调研。围绕国际市场开拓、外贸政策普及等关键领域,走访调研企业30余家,召开座谈会6次,为企业“问诊把脉”,摸清企业痛点难点,找准企业所需所盼。

二、优化四大服务职能,助力外资外贸提质增效

一是拓宽国际联络渠道,搭建经贸交流“新桥梁”。强化经贸合作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对话山东、对话泉城等经贸交流会10余场,进一步深化对外产业合作;拓展对外联络渠道,组织绿森节水等4家企业随省贸促会出访团参加第19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为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深化合作提供机遇与平台,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完善国际商会建设,筛选区内56家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作为商会会员备选成员单位,商会队伍不断壮大。

二是深化贸易投资促进,争当经贸合作“助推器”。精准推介展会,累计向对口企业推介农产品、食品以及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等各类展会活动26场次,助力企业以展促销、树立形象;聚焦重点活动,按照省、市贸促系统重点工作安排,组织15家企业参加“2024 世界激光产业大会”“中欧合作大会”,搜集对欧需求和项目线索4条,征集签约项目4个,在10月22日举办的中欧合作大会上,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与荷兰埃万特防护材料有限公司现场完成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的合作项目签约。

三是细化商事法律服务,筑牢经贸合作“防护网”。加强法律培训,联合市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开展“送学习、送培训、送政策”活动,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优化签证流程,组织工作人员和企业参加原产地系统优化升级等培训8次,让企业快速实现新旧系统转换,全力保障企业办证高效、便捷、顺畅,实现一般原产地证签证金额和份数双双上涨。截至目前,一般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668万美元,同比增长132%;签证份数共计1274份,同比增长680%。

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实效,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聚力“造好一辆车”“制好一瓶药”“精造一批料”“立起一块屏”“做好一桌菜”“建好一座城”,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组织招商活动10余次,收集招商信息12条。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的莱芜区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江苏维泰汽车驾驶舱复合顶盖项目,在全区重点项目签约会上完成签约。“全球飞翔”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在推动中小外贸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构建三大协同联动机制,汇智聚力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请进来”构建新型合作模式。发挥自身国际化、专业化工作优势,与华玉安融(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法合资·高博中贸国际会展集团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展商企业,开展展会精准推介等常态化合作交流,积极构建“贸促会+机构”新型合作模式,搭建更加灵活机动和务实有效的合作平台。

二是“走出去”拓展共建平台资源。主动融入“省+市+区”贸促系统三级联动机制,会领导顶格协调、顶格推动,多次联合省贸促会、市贸促会开展调研、支部共建等活动4次,积极对上争取实打实政策性扶持,推动更多优质资源汇聚莱芜。

三是“联起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加强与街道(镇)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企业联动,在服务企业“走出去”上,形成工作合力。靠前研判经济发展形势,聚焦外贸企业需盼,制定《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7条举措》,从国际联络、贸易投资促进、法律事务等方面,助力企业开拓海外销售渠道。


编辑 : 滕爽
信息来源: 市贸促会发展研究部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